一个“催保”电话 牵连出奔驰汽车金融分期“猫腻”(3)
时间:2020-03-24 01:4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所以,从整个业务上来讲,汽车金融和融资租赁一旦混为一谈,就造成了债权关系不明,消费者不禁要问了,到底是谁在做抵押,谁在做租赁,谁是最终的债权人。 这个事件其实从本质上来讲,确实应该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 首先,从消费者角度而言,买任何东西,尤其是分期购买物品,千万要看仔细。毕竟分期购买物品等于用上了金融工具,买车、买房,心情可以理解,心理都是乐开花一样。但是,在签署任何协议的时候,一定要看仔细。不明白不要紧,多问。本来是消费金融,拿过来合同是融资租赁,不理解融资租赁一定要问题。所以,看清楚再签合同,否则白纸黑字,后续真的有什么问题,很难去解释的清。 其次,从汽车经销商和金融服务商来讲,做好信息披露。有的说已经做好了人员培训,也培训了相关话术了。但是,依然有很多消费者反映,自己并没有了解真实的情况。这一点,还请经销商和金融服务商重视。并且,一定要向消费者明示合同签署的对象,明确告知消费者汽车分期购买的业务模式,车辆权属信息。如果存在不告知,不说明的情况,那就确实也涉及到了“蒙蔽”、“欺诈”消费者。 最后,作为监管机构,应对融资租赁相关政策进行细化,对汽车金融业务模式进行解析。并且,要对汽车销售购买保险等相关服务也要加大力度巡查。很多消费者出现了在4S店买车后个人电话、隐私被泄露的问题。汽车分期做融资租赁不是不能,而是如何在保证消费者权益下,在监管的监督下开展业务。但愿汽车金融少一点“套路”,对消费者多一点真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