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经销 >

武汉“解封”了,经济还好吗?重启有多难?(3)

王涛提议,将国家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发生产放在武汉,一方面武汉是疫情的中心,有大量病例和样本;另一方面武汉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较快,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研发配套优势,他准备将这一提议提交给国家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然而,封城期间,武汉大部分企业停工停产,对经济的正常运行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冲击。目前官方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数据,但罗知做过一个预测,停工停产造成的损失是一方面,即使封城结束,整个城市从启动到恢复正常运转也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在此期间,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不可能是全负荷运转,GDP的损失还将持续。

罗知和她的课题组从停工停产期的GDP损失、复工期的服务业损失、复工期的制造业损失、需求端萎缩造成的制造业损失等四个方面,来估计新冠肺炎疫情对武汉GDP造成的总体损失。

GDP的构成分为居民最终消费、政府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在罗知看来,停工停产期间,这四个部分必然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她分别从乐观、中观和悲观来预测,经过乘数修正后,武汉停工两个月意味着停工期间的GDP损失在乐观情况下是2418.18亿元,在中观情况下是3084.40亿元,在悲观情况下是3417.5亿元。

即使解封之后,随着复工开始,武汉的制造业也难以出现超速增长的情形,特别是全面复工不等于制造业销售额的全面恢复,这是由于需求端的萎缩造成的。罗知分析,目前武汉企业面临的需求端萎缩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停工期间的市场被外地企业抢占;二是全国由于停产停工导致整体需求下降;三是由于疫情在全球扩散,导致全球需求萎缩。

“现在的冲击实际上是供给侧冲击加需求侧冲击,供给侧冲击其实在前期会比较严重一点,因为很多地方停工,而供应链和产业链没有恢复,所以我们看到的绝大部分是供给侧冲击。”罗知说,但随着全面复工,未来供给的冲击会越来越少,但是需求侧冲击可能是长期的影响。

在罗知看来,武汉经济要发展,投资拉动显然是见效快的方式,无论是铁公基还是新基建,都能快速拉动GDP增长。

4月10日,武汉市召开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以视频连线的方式,集中开工100个重大项目,涉及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总投资达1865.7亿元。

在各地此轮的重点项目投资中,新基建成为热门话题,今年烽火通信也利用在整个产业链和芯片方面的优势,在全球最大的中国移动5G承载网络项目SPN建设中,获得了大概31%的份额,该项目总规模超过百亿元。

然而,武汉市在去年军运会中耗费大量财力,今年又在疫情中受到重创,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2月,武汉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538.55亿元,下降31.8%,何来财力投资新基建?

对此,《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到,由于新基建的产业特性,目前大多由央企负责。比如5G的建设,主要是三大运营商自己投资,而特高压建设由国家电网投入,高铁建设则主要由中国铁路总公司负责,因此,一般不会因为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受到影响。

除了投资拉动,多位专家认为,今年武汉的财政收入,或通过中央转移支付,或加大土地财政,方能扭转。就在江苏吴中集团拿下武汉市001号地块的当天,武汉市共成交了10宗挂牌地块,成交面积120.74公顷,金额108.53亿元。其中,房地产用地7宗,面积106.74公顷,金额106.96亿元,工业用地3宗,面积14公顷,金额1.57亿元。

然而,要实现财政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单靠土地财政显然不够。以青菱工业园为例,目前有企业1823家,去年税收才3亿多元,大部分来自房地产项目税收。“房地产项目只是一锤子买卖,从长远来看必须要发展工业,引来优势企业,创造良好税收。”青菱工业园管委会副主任金桥说。

然而,受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约束,武汉目前的三大开发区土地已经趋于饱和,很多企业进不到开发区内。3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公布8个试点地区,武汉并不在其中。

“政府是否可以向中央申请增加武汉作为试点城市,这样就可以通过置换的方式保护耕地红线,加大武汉的建设用地总指标,从而增强武汉市政府土地管理的灵活性,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配置效率?”罗知认为,此举将有利于工商业土地资源紧张状况的改善,也将降低企业的用地成本,增加武汉的投资吸引力。

当务之急救民生

尽管作为一项建议提出,罗知其实并不推崇拉动GDP的短期政策,在她看来,即使加大投资力度,让GDP快速增长,也依然无法改善因为疫情带来的“破产潮”和“失业潮”后果。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