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是决定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命门”(4)
时间:2020-05-02 13:5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但记者了解到,余凯有一套地平线的“方法论”:“我们希望我们做的事,核心壁垒不是钱,而是不可置换的时间投入。我们要做时间的朋友。如果这件事一定要做四五年,跟投入10亿美元还是20亿美元没有关系,那么这就是地平线要做的事。” 显然,地平线的野心,是成为机器人时代的英特尔,打造自己的“壁垒”。余凯表示,2020年到2025年的目标是做中国市场车载AI芯片领域的第一名,到2030年拿到三分之一的全球市场。 当前,中国不少AI公司面临落地困境。地平线之所以能在每个阶段拿出可商业化的产品,余凯认为主要得益于自动驾驶商业化路线的选择。余凯也曾坦陈像Waymo(Waymo是Alphabet于2016年12月13日拆分出来的一家自动驾驶汽车项目公司,但目前其产品还无法使用)一样试图一步到位突破完全无人驾驶的路线难度很大,特斯拉循序渐进的自动驾驶产业化路线更值得参考。 据了解,去年的自动驾驶市场并不乐观,地平线虽然创业条件优越,但也面临着整个大环境的影响。目前的地平线,梳理了定位,明确自己Tier2的位置,提供芯片加算法以及工具链给上游Tier1,由Tier1组装后,提供给汽车整车厂家。他们把目标聚焦在汽车领域,在其他的场景领域,用芯片工具链和参考算法开放赋能合作伙伴。 老板秘籍 1。地平线目前处于什么阶段? 其实地平线两年前在内部提出“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product”(产品胜于雄辩),我们是一家技术基因很强的公司,但是我们一开始就知道作为企业,必须重视产品化和商业化,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2017年年底,地平线发布中国首款边缘AI芯片——面向智能驾驶的征程一代和面向AIoT的旭日一代,并在2018年就已经实现了大规模商用。2019 年不仅迎来了产品丰收年,也迎来了商业化“大年”:产品迭代方面,2019 年下半年地平线先后宣布量产中国首款车规级AI 芯片——征程二代、新一代 AIoT 智能应用加速引擎——旭日二代。商业化方面,地平线则通过为越来越多的公司提供芯片及解决方案,实现了智能驾驶和智慧物联网的齐头并进。 2。为什么地平线要做“长期主义者”? AI芯片这件事,必须坚持长期主义,短平快的生意是没有护城河的,但是也需要追求护城河和业务的同步成长。我们发现,有时候慢就是快。因为我们越聚焦平台赋能,做的事越标准化,就越能有大规模增长;而且当你不做集成项目,不去挣“快钱”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朋友会变多,反而容易形成规模效应。 投资人也信任我们,我有时候开玩笑说他们特别“佛系”,从来不催我们,我非常感谢投资人跟我们一起坚定地信仰长期主义。中国赚快钱的企业已经很多了,没有多少企业像地平线一样愿意赚慢钱。 简历 余凯,于 1998 年和 2000 年分别在南京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4 年在德国慕尼黑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他是地平线创始人兼CEO,国际著名机器学习专家,中国深度学习技术主要推动者。 余凯于2015年创立边缘人工智能芯片及解决方案公司——地平线。在其带领下,地平线于2017年成功流片量产了中国首款边缘人工智能芯片,并已在智能驾驶及AIoT领域大规模实现落地。2019年8月,地平线正式发布中国首款车规级 AI 芯片——征程二代,2019年10月,地平线发布新一代 AIoT 智能应用加速引擎——旭日二代。地平线于2019年初宣布获得6亿美金左右的B轮融资,估值达30亿美金。 2012年~2015年,余凯博士曾任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百度研究院执行院长。2006 年~2012 年,在NEC 美国研究院(世界上最早从事卷积神经网络研发的 5 个实验室之一)担任媒体实验室主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