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净亏损40亿,研发投入超20亿!理想汽车上市,李想照进现实(3)
时间:2020-07-13 07:4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资料来源:China Insights Consultancy 而在SUV市场中,理想汽车选择做增程式混合动力的原因有二,一个是可以摆脱里程焦虑;二是纯电动车的成本高,主要是锂电池太贵。下图是理想汽车给自己的定位。 于是,理想汽车开发了EVEV技术——EREV完全由电动机驱动,但其能源和动力均来自电池组和增程系统。增程系统通过专用的ICE(高燃油效率设计),发电机和连接它们的减速器来发电。 理想ONE电动推进系统包括一个140千瓦的后驱动电动机,一个100千瓦的前驱动电动机和一个40.5千瓦时的电池组,可支持180公里的NEDC电动范围。增程系统包括1.2升涡轮增压发动机,100千瓦的发电机和45升的燃油箱。 两者相加,理想ONE的总续航达到800公里,在6.5秒内从零加速到每小时100公里,能源效率为每100公里6.8升或每100公里20.2千瓦时驾驶模式。 招股书中称,理想ONE的BOM成本接近燃油车,远低于同类纯电动。 但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市场上对“增程式”的概念始终不是那么买账,也就有了李想向用户妥协的一幕。 业界普遍认为,“增程式”是新能源汽车向纯电动发展的过渡式,既然是过渡式,那肯定不如一步到位来的直接。 另外,“增程式”在国家补贴政策方面并不如纯电动获得的额度高,甚至在北京这种指标限制严格的城市,只能上“燃油车”指标。而许多用户购买新能源,恰恰就是因为牌照问题。如果有“燃油车”指标,用户的选择范围就宽了很多,往往更倾向于选择同价位的BBA车型。 另外,目前电池技术的发展也在加快,目前特斯拉和比亚迪等均有工况续航里程超过600km的车型,已经能很大程度满足续航的需求。 关于动力之争还将继续,只有经历时间考验的市场反应才能给我们真正的答案。 李想、蔚来创始人李斌以及小鹏创始人何小鹏曾在微博发过一张三人的合影,意味“抱团取暖”。李想的微博也经常转发和鼓励其他两家竞争对手——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当然也会对特斯拉品头论足。 相比现在鼓吹的汽车智能化,造车新势力当前要补的更多是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传统汽车工业的功课,以及精细化“节衣缩食”的运营。毕竟对于“造车”这件事,是个长期战争。 理想上市后,第三家会是谁呢?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