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姆勒驶入“康林松时代”:奔驰宝马奥迪如何决胜未来?(3)
时间:2019-09-17 11:3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康林松认为,在电动化领域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在于选择最优秀的供应商。“当今电池生产及商业化应用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电池研发及生产领域已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企业,电池技术及生产在未来五年将发生显著变化。未来几年我们会在全球投入一系列量产电动车型。我们会审慎选择最佳供应商,共同开发下一代电池技术。” 同时,在数字化营销方面,负责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销售与市场营销的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贝思格表示,目前梅赛德斯-奔驰全球6500个经销商组成的线下实体零售网络也正在逐步转型。自2018年初以来,全球约有450家经销商零售网点计划或已完成店面升级。 “预计到2025年,梅赛德斯-奔驰全球25%的车辆销售将来自线上。” 贝思格告诉记者。 此外,康林松试图在中央管理费用上削减20%,提高全球的生产与研发效率。尤其在2018年戴姆勒集团净利润下滑29%后,削减重复研发以及管理费用,开展更多元化的车企合作。 “在中国,我们很早就加入了百度阿波罗计划,也跟博世合作进行自动代客泊车技术领域的尝试。在全球,我们也在自动驾驶方面跟博世合作进行L4、L5级别的自动驾驶研发。我们也同宝马展开合作,将加强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方面的合作研发,特别是在L4、L5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在个人出行领域的方面。”康林松表示。 如何在中国“长袖善舞”? 不可否认,在过去20年里,豪华商品市场几乎增长了两倍,预计未来仍将保持显著增长态势。然而,全球豪华车市场销售竞争也异常激烈,宝马全球CEO的目标非常明确,宝马的目标就是要重回全球豪华汽车品牌销量第一,超过奔驰。 面对宝马的挑战,康林松如此回应:“我们仍然是全球豪华品牌销量第一,未来我们也希望保持这样的地位。” 此外,对于奔驰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市场,对于戴姆勒未来发展布局的重要性。就销量而言,康松林表示,去年戴姆勒在中国市场销售了超过67万台新车,而第二大市场美国的销量为30多万台,这意味着中国用户的需求、对产品的喜好对戴姆勒至关重要。 “看重中国市场,希望带来更大的成功和发展。”康林松告诉记者,“过去我们说‘中国制造,专属中国’,未来我们不仅仅是‘中国制造,专属中国’,也会为支持全球市场做准备。” 数据显示,8月梅赛德斯-奔驰及smart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60793辆,同比增长了10.8%;今年1-8月,累计在华交付470890台新车,同比增长3%。虽然中国整体市场有所下降,但豪华车市场有所增长。 因此,在产品研发上,戴姆勒已经越来越多地偏向于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喜好,在践行瞰思未来(C.A.S.E。)战略的过程中,奔驰将在“新四化”不同领域与中国合作伙伴进行更加密切的合作。 不可否认,“长袖善舞”的奔驰目前在中国已经坐拥三个合作伙伴——北汽、比亚迪和吉利。由此,在未来的战略布局中,如何平衡与三个中国车企的关系?这是康林松必须面对的问题和挑战。 “北汽集团是戴姆勒在华十多年来的长期合作伙伴,双方共同建立了合资公司北京奔驰,这是奔驰在华发展的基础。双方共同在生产、研发、销售、售后等领域投入了数十亿欧元,未来还有更多共同发展的机会。”康林松表示。 同时,2012年戴姆勒与比亚迪展开合作,推出了新能源汽车的合资品牌DENZA腾势。今年6月,唐仕凯宣布双方合作的下一个成果将于2020年初在中国上市,腾势这款SUV产品将成为戴姆勒在中国的新能源产品提供了很好的补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