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经销 >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3)

  实践是具体人民的实践。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人民的具体实践铸就马克思主义得以蓬勃发展的旺盛生命力。马克思主义要发展,必须要与人民具体的实践相结合,也就是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只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才能不断锻造并催生马克思主义新的内容,这是马克思主义永不枯竭、永葆不息生命力的秘诀。

  列宁主义产生于俄国工人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作为一个尚带浓厚封建色彩的后发资本主义国家,沙皇俄国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特别是人民群众同沙皇专制统治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新的社会生产力同沙俄封建生产关系的矛盾相互交织,如何将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成为当时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艰巨任务。当时国际上修正主义泛滥,错误的思想观点一度成为极具迷惑性的学说。面对全新的革命实践,列宁及时总结工农群众革命实践的新鲜经验,以渊博的知识和不屈不挠的毅力,不仅在理论上彻底批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而且在实践中领导俄国工农群众打破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夺取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革命实践和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产生了一个又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人民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不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生生不息的历史进程。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总结我国最广泛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新中国;开创了在落后的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新篇章,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基础、物质前提和理论准备,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我国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提出新要求、新要求催生新实践、新实践产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再次结合。

  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是来自人民的理论,离开了人民的生动实践,它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和内在的活力。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于人民实践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掌握人民群众、与人民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又是人民群众实践孕育马克思主义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的过程。实现大众化,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来自人民的理论,也是来自人民而永葆活力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是依靠人民的理论,实现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永续战斗力的动力源泉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