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造车新势力会好吗?(4)
时间:2019-12-14 01:3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裁员在造车新势力里面更是司空见惯,大家早已习惯,今年比较大的手笔依然是蔚来,在九月裁员1200人,堪称壮观。可能有人会觉得从2018年开始已经有不少传统车企宣布裁员了,彭博社更是报道未来几年内全球各大主要汽车制造商将裁减逾8万人。 就比如奥迪刚刚官宣将在2025年前裁员9500人;戴姆勒则宣布将裁去全球约1100名管理职员工,但是话说回来,蔚来等连自建工厂都没有的造车新势力,与奥迪、奔驰这种全球制造业巨头裁员,真的不是一个量级。 至于拖欠工资......这个实在太过尴尬,举一个例子吧,2018年12月,奇点汽车保持了连续3个月未给员工发工资的小纪录。 说完节流,我们接着说开源。其实这个方式也都差不多,找游资或“大佬”接盘。比如同样在今年9月,蔚来汽车发布了一轮2亿美元的可转债(即无法偿还时可以转换成股份的债券),李斌个人与腾讯各自认购了1亿美元,这个操作,几乎可以视作李斌在为自家的蔚来“接盘”了。 相比李斌,同样为互联网大佬的造车新势力创始人何小鹏明显“接盘”动作要隐蔽得多,今年5月,小鹏推出了移动出行平台“有鹏出行”。这一服务上线后,小鹏G3的当月交付量达到了全年最高峰,为2989台。 什么意思呢?有鹏出行的运营主体为广州易点智慧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何小鹏个人持股比例为80%;而在小鹏汽车中,何小鹏持股33.325%。简单讲就是花自己的钱,买自家的车,这样“接盘”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不过说到底,这样传统的“开源节流”貌似都不长久,节流方面抛售与裁员、欠薪明显是无奈之举无法持续,开源方面在资本市场不看好的前提下,融资环境只会越来越艰难,靠李斌、何小鹏等人自己掏钱,也并非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有的造车新势力,想出了全新的“自救之路”: 贩卖焦虑给已经购车的忠实粉丝,并通过终身质保、终身无忧、终身超优惠以及二手车残值保底等政策,将这些忠实粉丝的利益与自身的存亡牢牢绑定。 我们继续以蔚来为例子。众所周知,蔚来有一批忠粉名为“京蔚军”,去年ES8首位退车车主出现时,京蔚军“人肉”并围攻谩骂了该车主,从此一战成名。如此“烈度”的京蔚军,在享受到蔚来车主终身免费换电、终身免费质保等蔚来给予的“优惠”后,还有蔚来官方二手车的超高保值率兜底,产生的忠诚度是无法想象的。 再加上李斌自掏5000万股蔚来股票成立的蔚来用户信托等方式彻底将粉丝利益与蔚来盈亏套牢,粉丝们自然投桃报李、价值观与蔚来越发一致,道理很简单,蔚来活得越久、活得越好,这批早期的粉丝收益就越大,那么也就自然成为了蔚来的利益共同体与最坚实的基本盘。 这个模式不得不说其实很高明,但总有一点小问题:钱并不是凭空生出来的。李斌自己也承认,“卖一辆车亏两辆车的钱”,多余的开销笼络住了初期的粉丝,那么后续入场的粉丝与投资人砸进来的钱,就不可避免的填补了之前的亏空。那么说句不太恭敬的话,如果明天蔚来就倒了,之前承诺的福利又该如何兑现?!不得不说,这种逻辑中的焦虑,让我想起了100年前的查尔斯·庞兹,与20年前同样红火一时的安利。 |